分类目录归档:思想

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法语:déconstruction;英语:deconstruction)

是由法国后结构主义哲学家德里达(Jacque Derrida)所创立的批评学派。德里达提出了一种他称之为解构阅读西方哲学的方法。大体来说,解构阅读呈现出文本不能只是被解读成单一作者在传达一个明显的讯息,而应该被解读为在某个文化或世界观中各种冲突的体现。一个被解构的文本会显示出许多同时存在的各种观点,而这些观点通常会彼此冲突。将一个文本的解构阅读与其传统阅读来相比较的话,也会显示出这当中的许多观点是被压抑与忽视的。

解构主义流派反对结构主义,解构主义认为结构没有中心,结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且是不稳定的。因...

Read more

精英主义


精英主义(英语:Elitism)

是从现实主义出发来理解和阐释政治与社会的结构及其发展的一种理论,认为应该由少数具备知识、财富与地位的社会精英,来进行政治决策,主导社会走向。其同义词为寡头政治,其反义词为民粹主义。

起源

在古希腊城邦发明了民主制度之后,统治权力应由贵族精英或一般大众来掌握,就成为当时重要的议题。当时所谓的一般大众,是指拥有市民权的合法公民,不包括奴隶或妇女等。在罗马共和时期,有一群被称为平民派(拉丁语:Populares)的政治人物,包括提比略·格拉古等人,他们推动以罗马公民举行的公民大会,来替代由元老院,进行决策。与他们对抗的贵人派,则支持元老院统治的政治人物,强调精...

Read more

《从身份到优绩主义》 吴 刚 韩 芳


教育的本意是引出人性中优异的东西,整个西方教育的历史进程经历了从面向特权阶层的卓越品质培养,到包含智慧等四种美德的德性教化,其中主导的方法就是强调通过知识解放心灵的“人 文 主 义”。而现代性及制度化教育带来的大众教育,提出了教育的平等权利和优绩要求。优绩是不同个体自由且自主的个性化发展的结果。比之裙带关系和平等主义,优绩主义虽不完善却是各种制度选择中缺陷最少的,也是释放每个个体潜力的最佳工具。优绩主义的社会制度是一个崇高理想,但如何评判优绩、如何筛选能人仍然是核心问题,这将是一个艰巨的社会工程。
全文阅读

Read more

民粹主义


民粹主义(英语:populism)

又译平民主义、大众主义、人民主义、公民主义,指的是一系列强调“人民”观念并与“精英”相对立的政治立场,多与反建制和反政治形态挂勾[2]。民粹主义是社会科学语汇中最没有精确定义的名词之一,也可以被当成是一种政治哲学或是政治语言。学术界有关民粹主义的讨论甚多,但是把它当成一个独立学术概念来处理的却很少,主要原因是民粹主义呈现的样貌过于丰富、难以捉摸。

民粹主义通常是精英主义的反义词。在古希腊城邦发明民主制度之后,对于应由精英、贵族还是一般大众来掌握政治,出现了争论。支持民粹主义者则诉求直接民主与基层民主,认为政治精英(当下或未来)只追求自身利益,腐化且不可...

Read more

波希米亚主义


波希米亚主义(Bohemianism)

是指称那些希望过非传统生活风格的一群艺术家、作家与任何对传统不抱持幻想的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虽然波希米亚人是指捷克波希米亚省的当地人,波希米亚人的第二个涵义却是出现在19世纪的法国。这个词反映了15世纪以来法国人对来自于波希米亚的吉普赛人的观感。

在法国人的想像中,“波希米亚人”会让他们联想到四处漂泊的吉普赛人,他们是自外于传统社会的一群人,不受传统的束缚,或许还会带来一些神秘的启示,可能对他们也有一些太不注重个人卫生的指责意味在。

背景

亨利·穆杰(Henri Murger)出版于1845年的短篇故事集《波希米亚人的生活情景》(Scènes de ...

Read more

存在主义的相关书籍


《存在与虚无》(Being and Nothingness) - 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这本书是萨特的代表作,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存在主义思想,探讨了自由、责任、选择和意识等问题。

《局外人》(The Stranger) -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加缪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一个对社会和道德观念漠不关心的主人公梅尔索(Meursault),反映了存在主义的一些核心概念。

《陌生人》(Nausea) - 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这是萨特的一部小说,通过主人公罗兰·鲍特(Roquentin)的视角,探讨了生存、自由和人类存...

Read more

荒诞主义


荒诞主义

意为音乐上的“不合调”,在存在主义中用来形容生命无意义、矛盾的、失序的状态。矛盾是失序的现象之一。

概述

一个事物的基本意义的存在必须要一个更高的意体来解释。但是,这个更高意体的意义又必须要一个比它更高的意体来解释。这个“解释的锁链”不可能达到一个结果,从而,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拥有至高的意义。哪怕这个结果被发现了,它也有可能并不能满足我们。好比说,当一头猪发现它的“至高意义”是被人当成食物屠宰掉时,它不会对这个“意义”感到满足的。从而,根据存在主义和虚无主义,生命是无意义的,是荒诞的。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加缪在《西西弗斯的神话》(西西弗斯)对荒谬做的描述:在一个突然被剥夺掉幻象与...

Read more

什么是虚无主义?


什么是虚无主义?

**文/黄学胜 **

症状:虚无主义在现代社会有何表现?

现代性的进步强制、市场经济、民主社会裹挟着人们积极投入到日常生活世界中,创造出了丰富的现代性成果。但是总体而言,现代性的生活体验仍然是虚无主义的。物化状况下的人们始终无法获得充足的幸福感:忙忙碌碌,惶惶不可终日,不知所终。

日常生活中人们正在遭受着虚无主义的侵袭和折磨:好不容易完成了一天辛苦的劳作,得了片刻清闲,内心深处那个不安的灵魂便跳会出来要求“家园”的安顿。心灵归宿、精神家园正在迷失,日益被空虚、无聊、乏味、焦虑、无意义和无目的感所占据,表现为萎靡和惶恐不安。“虚无主义”这个被尼采称谓的“一切客人中这个最不...

Read more

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指的是一系列哲学观点的集合,它拒绝承认某个人事物的存在意义,并且认为想证明它有意义的举动全是徒劳的[1][2],例如人类对客观、真理、知识、道德、价值观等概念的看法[3][4]。

虚无主义分为很多个流派,每派的立场均不相同。虚无主义的支持者认为,正是因为虚无的本质,所以人们才没法对虚无主义统一意见,这恰恰证明人类的所有价值观都是毫无根据的,想理解所有的知识也是不可能的,某些生命的存在与否对我们的现实根本毫无影响[5][6]。支持虚无主义的学者可能认为它只是一个贴在各种不同哲学上的标签[7],或是一个由唯名论、怀疑主义和哲学悲观主义产生的独特历史概念,也可能来自基督教本身[8]。...

Read more

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

又可翻译为实存主义、我存主义,指的是研究生命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且以“我”为中心去探索、追求、解决和优化其生命一切的一门哲学。 在存在主义思想家看来,人类个体总是会出现“存在焦虑”,即面对明显无意义的人生(人皆有死)或荒谬的世界(善恶未必有报)时的恐惧、困惑、和迷失,因此存在主义思想家致力于探索与人类存在的意义、目的、和价值相关的命题。 在存在主义里,要评价一个人时是去评价他的道德行为,而不是他的身份、外貌、学历、或事业,因为人的本质是必须透过他自己的行为才能被定义,即“人就是他行为的总和”。但与此同时,也没有先天决定的道德,因为所有规范都是人在生命中凭借自我意识而创造的;此...

Read more